全部商品分类
针纺机械设备

针织机械 纺织机械 针纺配件 机器制造厂

缝制机械设备

缝制机械 缝制机械零配件

印染整理设备

印花机械设备 染整机械设备 印染原辅料 印染机械配件

针织润滑油

无缝内衣机 电机专用 电脑横机 气流纺机 定型机 大圆机 剑杆织机 自动络筒机 并条机 空压机 精梳机 细纱机 倍捻机 水洗机 蒸化机 其他油品

配套设备/五金机电

配套设备 五金机电

针纺原辅料

原料 辅料

仪器工具

针纺仪器 五金工具

技术服务/资源共享

机械维修服务 产品开版打样 代加工接单 贸易订单 资源共享服务 企业招聘

纺织品出口新法实施,配额分配仍有悬念
针织机械 / 2015-07-20

9月18日,商务部发布了《纺织品出口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与此同时,2005年制订的《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临时办法》)从眀年1月1日起废止。不过,2006年度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数量仍按《临时办法》执行。 
  《办法》基本延续了以前的体系,同时做了改进,对规范市场,促使配额使用效率提高,有效地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将起积极作用。 
  配额分配成最大看点 
  该办法最大的看点是业内人士一直关心的配额分配问题。此前“配额100%招标”的传闻得到正式澄清,新办法依旧采用业绩分配和招标作为分配模式,但把《临时办法》的“公开招标”改为“协议招标”。《办法》中提到的协议招标,就是在其最高投标数量的限制之内,以不低于最低投标价的价格进行招标,其本质就是有偿分配,相对于“价高者得”的公开竞标,协议招标显然能节省更多的成本。 
  《办法》对配额模式的调整是为了降低配额价格,减轻企业负担,避免配额浪费,破除目前出口减缓的尴尬局面。但也有业内人士对以协议招标取代公开招标表示忧虑,认为协议招标更容易滋生腐败现象,而且很可能会对大型国企倾斜,对其他企业来说不公平。 
  业绩分配有利于新企业 

  《办法》依然延续《临时办法》的业绩分配公式,将分配“基数”定为前12个月纺企的出口业绩,出口金额中非设限市场、设限市场分别占30%和70%的权重来计算。不同的是,由于今后的计算时间不涵盖“一体化”(2005年1月)前的时间,所以一体化前的权重为0,公式更为简化了。《办法》的计算结果对“一体化”之前获配额较少的后进企业较为有利,对“一体化”前获配额较多的大型国企来说优势大大减少。 

  配额管理更严厉 

  今年以来,由于配额价格过高,很多企业选择了主动放弃。按照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今年1到6月,只有输欧115类产品签证率达到了64.44%,而其他绝大部分输美、输欧纺织品所用配额不到1/3,输美332/432/632T类产品配额使用率只有2.21%,666类产品配额使用率只有3.52%,预计今年有20%的配额将被白白浪费。 
  为了避免配额更大程度的浪费,《办法》对配额管理更为严厉。对获得配额并在有效期内未用完的情况,《临时办法》规定纺企应不迟于许可年度结束前60天将剩余数量上交商务部,《办法》提前了30天即应在9月30日前上交。此外对收回的剩余配额,《临时办法》规定,商务部在不迟于许可年度结束前45天继续分配给纺企,新实施的《办法》对此规定是:在不迟于许可年度结束前75天分配给纺企。另外,《办法》也对配额浪费有非常严厉的处罚规定:在有效期内未使用量超过业绩分配量30%并未按期上交的,商务部将在下一年度分配中按双倍扣减。而大于20%且小于等于30%的,则将在下一年度分配中按等比扣减。 

《办法》对时间的严格控制,能使纺织品配额得到更合理地利用。同时,处罚制度更严厉,可遏制中介炒作,有利于打压配额的黑市交易。有关人士表示,如何有效抑制配额的炒作,将会是随后出台的分配新政的一大看点。有消息说,早前商务部在分配新政的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及将把中标保证金从早前的30%调至100%,希望以此抑制弃标。不过,此举遭到企业的强烈反对。 
  另外,《办法》明确还明确了对纺织品经出口监管仓库的管理,规定“海关在入仓环节验核许可证,并在许可证规定的有效期内(离境)出口至《管理商品目录》指定的国家(地区),不得留在境内”,并首次提到安全、环保的义务:“未能依法履行劳动、安全和环保等义务的经营者,商务部可取消其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获得的临时出口许可数量资格,并收回已获得的全部许可数量。” 
  配额分配仍有悬念 
  尽管《办法》已经出台,但纺织品配额分配方式目前仍不明朗。如业绩分配与协议分配的类别与比例,协议招标的价格如何定出,参加协议招标的资格如何确定,是不是会对国有企业倾斜等等。据悉,纺织品配额分配新政将于近期出台 

资讯来源: 发布人: 中企动力行业网站